华中科技大学60年创新发展声誉鹊起
华中科技大学60年创新发展声誉鹊起
连日来,一批批海内外“游客”悄然进入武汉东湖之滨一座森林中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游客”,是该校在各个时期培养出来的学子,他们放弃“十一”黄金周的休假旅游,纷纷返回母校,或参加“校友之夜”音乐会、或参加校友企业家论坛、或参加“校友导师计划”,以各种方式为母校过60岁的生日。
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力量组建起来的一所年轻的大学。60年来,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走创新跨越发展之路,快速崛起,成为新中国高校中的佼佼者。
勇立潮头,不断创新办学理念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6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始终站在新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潮头。
当仁不让、全力竞争。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三年“教育大革命”之后,面临诸多问题,亟需调整、整顿,1961年9月,中央下发《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正规化、规范化发展。1962年初,该校制定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的规划,提出了“当仁不让、全力竞争”的办学理念和建设重点大学的系列措施。
走综合化发展之路。文革结束之初,全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拨乱反正、求是创新谋发展的重任。1977年10月24日,该校党委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信,建议实行理工结合,办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发展研究生教育。1979年,院党委向教育部正式提出:“大学的学科结构要综合化。”华中科技大学自此开启了新中国大学综合化发展之路,改革学科结构,大规模引进人才,实施“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等发展战略,建设理、工、文、管相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建立了理科的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文科的中文系、新闻系、社会学系、外语系。
出奇制胜,异军突起。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各高校竞争的加剧,学科建设水平成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该校结合自身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狠抓学科建设,出奇制胜,异军突起的办学思路。大力改善教师的科研、教学和住宿条件,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抓高水平的科研,机械、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高水平学科群快速崛起。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中科院院士、该校老校长杨叔子的演讲)1994年,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该校决定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举起了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大旗。该校定期邀请中外名人学者进行人文讲座,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至今,其人文讲座已坚持举办18年1800多期;编辑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六卷,发行近50万册。该校文化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面鲜艳旗帜。
学研产三足鼎立、协调发展。进入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逐步确立和完善,同时,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高校更看重综合实力的竞争。实力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华中科技大学确立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育人为本,学、研、产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战略。教学是基础、科研上水平、产业出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该校引进了一批包括院士、知名学者等大师级人才在内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与全国大部分省市及地方政府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为地方和区域经济作贡献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办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华工科技公司等产业成为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国际化。新世纪之初,随着全球化趋势提速,中国加入WTO,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各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空前激烈,都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争先发展的紧要关头。该校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办学理念,努力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创建世界知名大学。该校推进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施“无污染校园”建设。通过完善规范、严格落实规范等举措,建设无学术污染、无信用污染、无环境污染的校园,引导师生自觉地共同营造适应WTO规范和世界一流大学规范的治学、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浓郁氛围。
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大学战略之际,华中科技大学确立“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实施“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发展方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新模式、新途径。十二五伊始,该校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转变,即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由“工医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更加注重培养质量、更加凸显研究型大学的作用、更加强化大学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这些办学理念,见证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脉络,带领着该校快速崛起,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
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牢牢坚持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该校坚持创新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诸多创新之举,在全国高校获得推广。
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第二课堂”,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延伸到学生课堂外、校园外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90年代,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相融合的创新性人才。
新世纪之初,响亮地提出“党支部建在班上”。 该校积极构建本科低年级党支部建在年级,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高年级和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党支部委员,包括党支部书记,全部为党员大学生的工作模式。学生党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至2012年5月,该校有学生党员19993人,占全校学生的35%,建立了811个学生党支部,其中62.8%的党支部建在了班上。
近年来,大力实施“党旗领航工程”。以“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活动为载体,将师生入党前培养教育、党员教育管理以及党支部建设等党建工作贯穿在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对于端正入党动机,激发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该校党委在校内大力实施“党旗领航工程进支部”“党务工作进网络”“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党员关爱进社区”“党报进学生宿舍”“党员干部及教师进寝室”活动,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红色寻访”“公德长征”“衣援西部”“西部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多年来,该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坚持开展“为烈士寻亲”等“红色寻访”活动,“寻访”足迹遍及全国17个省市,用实际行动磨练、教育自己,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流价值观。
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9月中旬,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启明之星”评选活动启动,该校启明学院的数千学子开始竞争主动实践、发明创造、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学科交叉、创新创业、社会责任、文化交流之星等,最终只有10人以内的学子可荣获“启明之星”称号。他们除了获得荣誉外,还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推荐资格。
数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努力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营造出了浓郁的创新生态环境。
2002年3月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刘玉老师在网上组建了一个科研论坛“Dian团队”,寓意为“知识的积累来自点点滴滴”,希望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该论坛开展技术讨论。就是这个论坛,诞生了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Dian团队”,进而探索出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10年来,团队培养了400多名学生,完成160多个科研项目,从校外获得研发经费超过1200万元,毕业学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联创团队、冰岩作坊、机械创新基地、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数模科技创新基地、第一临床学院医用图像系统研究团队、基础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记者团、新闻学院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该校的创新教育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2007年,该校以优秀博士生为对象,与业界合作,设立创新研究院,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把优秀学生、优秀导师、优质的项目配置在一起,努力培养学术视野宽广、综合能力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拔尖科技人才。
2008年,以优秀本科生为对象,该校创立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启明学院,致力于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20余个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10余个实验班的学子,以及部分特优生正在这里享受着特殊培养。
一大批杰出人才和青年才俊纷纷从该校走出。石寿永、艾春荣、田国强、谭国富、谢伏瞻、张军扩、陈小洪、巴曙松、李佐军、张燕生……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校友活跃在国内国际经济学界,被学界称之为“华中大经济学家群现象”。
青年教师王健,1999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考取该校硕博连读,2008年博士毕业留校。今年6月,王健作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研究论文《轨道角动量复用实现Tbit/s自由空间数据传输》刊发在《自然?光子学》上,产生国际影响,引起了《科学》的关注。8月,王健作为共同通信作者应《科学》之邀撰写的文章《不同视角看光通信》发表在该刊上。一批本科生也在一些国际著名期刊上留下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身影”。
创新教育也形成了创业氛围,该校一批80后校友也开始在业界展露身手。儿童网络社区“摩尔庄园”创始人汪海兵,曾任该校大学生创新社团记者团团长、冰岩作坊创始人,毕业后入职腾讯,主持成功研发风靡海内外的QQ宠物项目。27岁离职,创办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儿童互联网服务市场,并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只在纽交所上市的儿童游戏动漫题材股。“摩尔庄园”已拥有1.8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逾5000万。
百纳信息公司创办人杨永智,该校大学生创新社团联创团队创始人,后在武汉创办“百纳信息”,推出了一款海豚浏览器,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允许用户像定制桌面浏览器一样定制移动浏览器。发布17个月便在谷歌安卓市场浏览器类下载量********,拿到风投公司千万级美元的融资。
中国网络电视PPTV创立者姚欣,在校时即开始创业,在宿舍利用网络直播世界杯足球比赛。2005年,创办上海聚力传媒有限公司,设计的PPLIVE网络电视软件,拥有全世界2.4亿用户覆盖安装量,1.4亿活跃用户。2011年,公司获得软银集团2.5亿美金的巨额融资。2012年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
易步车发明人之一周伟,本科时就在学校的扶持下开始创业,读研时扎根在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在研究院的帮助下,他带领团队将读研时的科研成果——一种新颖环保交通工具“Robstep易步车”成功转化成热销产品,今年销售额已过亿元。全球仅有两家企业进行代步机器人的开发。
前瞻重大需求,创新科学研究形式
前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科技创新链体系,开展有组织创新和协同创新,为20年后的中国做科研,是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特色。
20世纪60年代,世界激光技术初兴。该校敏锐地捕捉到激光科学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前景。1971年,该校从机械、电力等专业抽调80多位教师,新办激光专业,成立科研组,开始了艰难的攀登。我国第一台激光对准的全自动大型光刻机、第一台万瓦横流CO2气体激光器、第一台高功率激光(在线)拼焊成套设备、第一台高功率CO2激光毛化成套设备、第一台4KW轴快流CO2激光器、第一台数控激光-MIG复合焊接成套设备相继研究成功。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大平台依托该校相继建立。该校直接倡导、推动了“中国?武汉光谷”的诞生与发展。以该校为重要技术源头和人才支撑,武汉崛起了以“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为代表的************的激光产业集群。
数控技术民族品牌的确立,也是该校前瞻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创新的一个范例。
1986年,时任校长黄树槐到当时日本一家知名的数控企业考察。该公司的接待人员拿出三种颜色的数控系统产品样本,轻蔑地说:“卖给中国的产品,属于我们淘汰的系列。”这种傲慢和轻视,深深刺痛了黄树槐等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发展民族数控产业,刻不容缓!回国后,黄树槐亲自挂帅,组织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教师,开始了大规模的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数控技术纳入机械学科的重点资助项目。
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该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决定不跟着发达国家研制专业数控设备的思路走,转而向基于工业电脑的集成数控系统攻关,率先探索出了“基于pc平台、软件突破”发展数控产业的技术路线,并将技术转化成产品,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I型系统,并逐步形成产业。
1994年,该校成立华中数控公司。公司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不断探索新技术,不断将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公司与武汉重型机床厂和齐重数控共同开发的“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冲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围堵,实现了我国在高端综合型数控系统零的突破。“华中数控”逐渐成为我国数控系统研制领域的核心企业,成为我国数控技术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
同样地,从30多年前的超前谋划到今天的坚守,清洁能源研究获得国内国际同行瞩目,重力基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体外培育牛黄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个国家中药Ⅰ类新药,开发大气水资源研究率先起步……华中科技大学谱写出了一个个创新传奇故事。
在一路走来的前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中,该校构建起了包括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链体系。“塔尖”为知识创新平台,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塔”的中部为技术创新平台,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和部省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共建技术中心为先导;“塔基”为成果转化平台,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合作平台和驻外研究院为载体。
目前,该校已建有20多个******和国际科研平台,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先进制造、光电子、电气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与新能源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仅2006年以来,该校就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18项,其中,2010年获得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2011年,各有1项成果入选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综合性技术大平台为中国首批建设的15个******大平台之一。
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社会服务工作
大学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华中科技大学努力创新转移知识、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该校把******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在地方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建设献智助力。2007年,该校和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共同创立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他们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学科资源投入到研究院,派出教师长期入驻东莞,围绕数控装备、电子制造、制造信息技术以及材料和模具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5年来,研究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高达80%,已开发出10多台套装备,在企业获得广泛使用,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多类技术服务,孵化出8家高科技的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该校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立足服务湖北,该校紧密围绕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与各地市开展全面合作,深度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该校与武汉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共同推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生态城市研究院等多个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该校在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创建了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培育出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等3家上市公司。“华中大产业集群”效应在光谷初现。
该校积极实施与大企业合作战略,与大型企业共建创新平台。与国内100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60多家。仅2008年以来,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与全球500强企业伟创力公司共同设立“伟创力-华中科技大学研发中心”,与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与全球****的专业化空调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发。(周前进 张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