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工研院要闻

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工研院牵头建设的劲胜车间被选为唯一示范现场

来源: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8-11 阅读:


华中科大工研院

新制造,新未来

 


 

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议在莞召开

工研院牵头建设的劲胜车间被选为唯一示范点

 

 

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广东东莞召开。由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及众多下属企业共同建设的东莞劲胜智能制造车间,被选为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的唯一示范现场。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副省长袁宝成出席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长邵新宇、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分管经济与信息化的省领导参加现场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2016年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代表,相关行业协会、院士、专家共计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和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发表讲话(左二)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发表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邵新宇在会议上做工作报告


交流会议现场

 

劲胜精密东城厂区智能制造项目是2015年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之一,项目名称为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由东莞劲胜精密牵头承担,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邵新宇亲自担任该项目总负责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担任现场总指挥。劲胜股份实施的“三国”(国产装备、国产机器人、国产软件)移动终端精密加工智能制造车间由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总体负责组织实施,总投资6亿元,获批2015年全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全国仅46个,广东仅东莞劲胜和深圳创维)。

东莞劲胜智能制造车间示范现场

 

该智能项目实施目标是: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能源利用率提高15%。整个项目历时1年建设,目前已建成拥有10条自动化钻攻生产线的智能车间,智能车间包括180台国产高速高精钻攻中心、81台国产华数机器人、30台RGV、10台AGV小车、1套全自动配料检测系统。同时搭载全国产化的工业软件系统,包括云数控系统平台、CAPP、APS高级排程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三维虚拟仿真系统等。基于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良好开放性,项目建立了智能工厂设备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设备实时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实现了机床健康保障、G代码智能优化、断刀监测等智能化功能。另外还建设有 1条普及型自动化钻攻推广线,1条机器人自动抛光打磨生产线,1条用于智能制造人才培训的智能生产线等。

 

 通过以上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建设,该智能生产线实现了高速高精国产钻攻数控设备、数控系统与机器人的协同工作,在业内率先实现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节省人力;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制造现场“智能感知”系统,改造升级现有智能化系统,建立全制造过程可视化集成控制中心,实现对加工中心、机器人、物流装备等的全面支持。

 

该项目具有“三国”、“六化”、“一核心”的特点。“三国”是指智能工厂全部使用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各参与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行协同创新机制,基于“三国”的核心技术优势,各个硬件、软件系统之间相互深度开放并互相融合,为智能工厂的信息集成、数据集成以及各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保障了工业数据的安全可控。“六化”是指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和决策自主化。核心是指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国产高速钻攻中心机床,可与进口同类产品同台竞技,打破国外垄断。该项目亮点还在于实现了对数控机床7×24小时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建立数控机床的“数字双胞胎”,开创了大数据在数控加工领域应用的新途径,为机床智能化应用集成提供必要基础。该条生产线将在2017年6月接受国家验收,这将是我国首批智能制造投产生产线、验收线。